集团动态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集团动态 > 行业资讯
资讯|节能降碳最新部署一览
[ 浏览点击:39 ] [ 发布时间:2024-06-01 ] 字体:[ ] [ 返回 ]

 国务院日前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强化碳排放强度管理,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方案》提出十项重点任务,与你我生活有关。



总体要求


     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尽******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十大重要任务


     一、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

     1.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到2025年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及各类燃煤设施。


     2.优化油气消费结构。


     二、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

     1.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


     2.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到2025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装机分别超过6200万千瓦、4000万千瓦;各地区需求响应能力一般应达到******用电负荷的3%—5%,年度******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区需求响应能力应达到******用电负荷的5%以上。


     3.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科学合理确定新能源发展规模,在保证经济性前提下,资源条件较好地区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90%。


     “十四五”前三年节能降碳指标进度滞后地区要实行新上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承诺,“十四五”后两年新上高耗能项目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得低于20%,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提高比例要求。


     三、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行动

     1.严格石化化工产业政策要求。新建和改扩建石化化工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用于置换的产能须按要求及时关停并拆除主要生产设施。全面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到2025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


     2.加快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到2025年底,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2024—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4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1亿吨。


     3.推进石化化工工艺流程再造。


     

     、钢铁行业节能降碳行动

     1.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新建和改扩建钢铁冶炼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


    2.深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到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


    3.加快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全国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与2023年相比,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左右,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2024—2025年,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


     五、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行动

     1.优化有色金属产能布局。到2025年底,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


     2.严格新增有色金属项目准入。新建和改扩建电解铝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新建和改扩建氧化铝项目能效须达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


     3.推进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到2025年底,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25%以上;铜、铅、锌冶炼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50%;有色金属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2024—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00万吨。


     六、建材行业节能降碳行动

     1.加强建材行业产能产量调控。到2025年底,全国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


     2.严格新增建材项目准入。新建和改扩建水泥、陶瓷、平板玻璃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到2025年底,水泥、陶瓷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平板玻璃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20%,建材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3.推进建材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到2025年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50%左右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2024—2025年,建材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1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2600万吨。




     七、建筑节能降碳行动

     1.加快建造方式转型。到2025年底,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面积较2023年增长2000万平方米以上。


     2.推进存量建筑改造。到2025年底,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较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城市供热管网热损失较2020年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改造后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率分别提高30%、20%。


     3.加强建筑运行管理。


     八、交通运输节能降碳行动

     1.推进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推进交通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到2025年底,交通运输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降低5%。


     3.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到2025年底,铁路和水路货运量分别较2020年增长10%、12%,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较2020年降低4.5%。


     九、公共机构节能降碳行动

     1.加强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管理。到2025年底,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人均综合能耗分别较2020年降低5%、7%、6%。


     2.实施公共机构节能降碳改造。到2025年底,公共机构煤炭消费占比降至13%以下,中央和国家机关新增锅炉、变配电、电梯、供热、制冷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先进水平占比达到80%。


     十、用能产品设备节能降碳行动

     1.加快用能产品设备和设施更新改造。与2021年相比,2025年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0.5个百分点以上,在运高效节能电机、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10个百分点以上,在运工商业制冷设备、家用制冷设备、通用照明设备中的高效节能产品占比分别达到40%、60%、50%。


     2.加强废旧产品设备循环利用。

注:中国政府网(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